形變熱處理技術之馬氏體轉變誘發塑性(TRIP)
發布時間:2016年04月11日 點擊數:
對亞穩定奧氏體施加外力,使之產生彈性或塑性變形,引起馬氏體轉變。如果在拉伸變形中不斷發生這種應變誘發馬氏體轉變,就會增大加工硬化量、抑制頸縮發生,從而能提高均勻伸長率。將這種現象叫做馬氏體轉變誘發塑性(TRIP)。20世紀60年代,Zackay等人開發出利用馬氏體轉變誘發塑性的TRIP鋼。TRIP鋼的典型成分是Fe-9%Cr-8%Ni-4%Mo-2%Si-2%Mn-0.3%C。這種鋼的形變熱處理馬氏體中有20%-30%的大量殘余奧氏體,殘余奧氏體的TRIP效應提高了鋼的延韌性。Zackay TRIP鋼是具有過去沒有過的優良強韌性的超高強度鋼,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鋼類。但是這種鋼為了獲得大量奧氏體,必須添加大量合金元素,并且制造工藝復雜,所以雖然具有優良的強韌性,但沒有實現實用化。近年來開發出低合金鋼獲得大量殘余奧氏體的方法,使TRIP效應再次受到人們的注意。對添加1%-2%Si的鋼進行TTT曲線鼻子溫度以下的等溫轉變處理(等溫淬火)可以獲得大量的20%-30%的殘余奧氏體。利用這種現象開發出強度級別為1GPa的低合金TRIP鋼。這種低合金TRIP鋼的強度雖然沒有達到Zackay高合金超高強度TRIP鋼2GPa的水平,但具有良好的強度延性綜合性能,已經做為加工用薄鋼板和機械結構用鋼得到實用。
--本文摘自世界金屬導報
上一篇:淺談亞溫淬火[ 03-31 ]下一篇:形變熱處理的發展變化[ 04-14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