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先進人物】劉延民: 煉鋼運行車間
在邢鋼煉鋼廠繁忙的生產車間上空,起重機猶如鋼鐵大力士,精準的吊運著各類重物,而劉延民就是操控這些“大力士”的核心指揮官之一。多年來,他用專業、責任與擔當,保障著煉鋼廠生產一線的高效運轉。
一、 專業領航,錘煉精湛技藝
劉延民自1991年7月加入公司,從基層起重機操作員做起,憑借對機械的熱愛與鉆研精神,迅速掌握了多種噸位起重機的操作精髓。他熟知每一臺設備的“脾氣秉性”無論是常規的物料吊運,還是復雜精密部件的吊裝、都能操控自如,誤差控制在極小范圍內。
為提升班組團隊整體技能,他定期組織內部培訓,親自上陣示范操作技巧,分享應對突發故障的應急處理經驗,在他的帶領下,班組操作熟練度提升80%,設備故障排查與修復時間縮短近半,成為煉鋼廠運行車間里響當當的“技術標兵作業區”。
二、 安全為天,嚴守高空防線
天車高空作業容不得半點馬虎,安全是他心中永恒的“第一準則”每天上班前,他總是第一個到崗,認真了解生產狀況,設備運行情況、開好班前會對職工講解安全生產形勢,安全操作注意事項,尤其是設備點檢要認真到位。從關鍵零部件磨損情況到電器系統穩定性,任何細微隱患都逃不過他的“火眼金睛”
他制定并推行了一套嚴謹的安全操作方法,例如、鑄鋼跨上件區域鋼包吊運方法,加料跨加廢鋼操作細節改進、廢鋼廠汽車加料防碰撞操作細節、CD跨鋼包吊運副鉤運行控制要求等,在運行車間各作業區進行推廣實施,并將安全操作表現與績效掛鉤,極大增強了作業區人員的安全意識。
針對各跨天車工出槽事故率較大情況,他以加料跨一號、廢鋼廠北車為抓手。強化交接班設備點巡檢劃分責任,班中講解操作要點,對職工講解出槽原因,分析出鋼絲繩如何形成出槽內因。使職工明白和懂得操作事項,通過一系列努力在近幾個月內出槽率基本為零,極大降低設備故障和人員操作失誤率。充分保障煉鋼廠生產吊運安全。
安全操作時刻掛在嘴邊,他經常講的一句話“眼不到,手不動”。常常教育天車工高空作業眼觀六路,班中作業時刻眼頂住被吊物,每一次確認安全后,手才啟動控制器。認真做到精準吊物。起重機操作肩負巨大責任,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嚴重事故,每一次精準操作、每一項安全規范的嚴格執行,都是對生命財產的有力守護。
三、 做好公司新近員工“傳幫帶”工作
公司新招收18名天車工為新廠區配備力量。他帶領新員工從基礎理論知識學起,天車基本構成機械構造、電器原理、鋼絲繩點巡檢方法及故障判斷等,在他深入淺出解釋下,逐步被學徒吸收。在空閑天車下設置繞桿模擬實際考試現場,發布天車工理論學習庫增強天車工理論知識提高。在運行車間內部舉辦實際操作考試,提高新工人學習熱情。在這傳幫帶的溫暖氣氛里,新工人一天天的成長,他們逐步接過師傅手中接力棒,為煉鋼廠繁忙的生產線源源不斷注入新生力量,也讓天車操作技藝在傳承中熠熠生輝。
四、 團隊凝聚,共鑄鋼鐵班組
他不僅是技術能手、安全衛士、更是團隊的“主心骨”。班組人員遇到工作壓力或生活困擾,他總是耐心傾聽、傾心幫扶,他合理分配生產任務調整人員,讓每個人的優勢得到最大發揮,激發團隊無限潛能。在他的感召下,作業區凝聚力超強,多次得到廠部 車間表揚。他也成為大家心中最信賴的“領頭雁”。用實際行動譜寫屬于煉鋼廠運行車間天車班組的奮斗華章。